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竟成了最后的王爷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由钱引发的惨案

第一百七十四章 由钱引发的惨案(第1/2 页)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我竟成了最后的王爷大明:日记造反,老朱追着我狂砍目标三八线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大明新世纪:赤潮寒门风流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开局奸佞,抬棺进谏震惊女帝!西川欲晓1909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红楼:林府崛起一跃成皇抗日之特战枪神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代晋新一代兵之王者德意志乃欧罗巴之主抄家流放之后她成了女神探美利坚的华人国父

“主席,你看,这是我们选择的花纹样式。”铸币厂总经理廖元良将铸成的样币递给姜元。

姜元打开样币册,看到一枚枚亮白的银元露出了笑容。

姜元戴上白手套拿起样币,仔细端详起来。

廖元良解说道:“主席,您现在拿的是我们的10元银元,直径40mm,含银量达到了60%,正面写的是大写的‘拾元’,背面用的是您的头像。

量产后一枚的成本可以控制在5元左右。”

姜元有些惊讶:“五元?那多余的利润是?”

“我们不存在火耗问题,按照您的要求,多出来的一律归入银库。”廖元良小心的解释。

火耗的问题一直是历朝历代铸钱存在的问题,它的成因就是因为民间流通的银子、铜钱他的含银量、含铜量有高有低,官府回收时就会把不足分量的银钱、铜钱给融掉重铸。

这样就造成了比如收上来3两银子,但重铸后只剩下了二两五甚至是还不足二两五,缺额的这部分就被称为火耗。

但实际上这部分的钱真的是重铸中消耗掉的吗?

各地士绅一般会把新发的银钱、铜钱大量收购,然后自行重熔、重铸,朝廷印出来的都是足额的银两,但士绅们重铸后就不足额了。

这部分的钱一般就是地方官员和士绅们瓜分了,百姓们拿到的就是被损耗掉的银钱,这样钱就不值钱,而士绅赚的盆满钵满。

清朝雍正皇帝正因为清楚这里面的沟沟道道,登基后大力推行火耗归公,这样士绅的利益受损了,雍正皇帝也被士绅编排了几百年。

而解放党铸币厂其实不存在火耗问题,三省境内只有一家铸币厂,不同北洋控制区域,各省都有自己的铸币厂。

解放党用5元的成本做出了10元的银元,这中间就产生了利润,但铸币厂因为是政权的重要组成,按常理不能产生盈利,所以姜元坚决要求这部分利润统统入账,禁止上下其手。

也就是说,假设中央定下印发十万元数额的银元,如果都铸10元银元的话,那么就不准下面上报铸币成本高于5万元。

姜元点点头:“铸币厂不能盈利,你们吃的是国家饭,是全民供养的。”

姜元翻到背面,看到了自己的头像,不禁摇摇头,说道:“不行,不要用我的头像,传出去大家还以为这个国家是我个人的,谁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就在上面印谁。”

廖元良小心翼翼地问:“那主席的意思是印?”

姜元说道:“农民、工人、军人、学生,或者是印些我们的国花、国画上去也行,反正不要把领导人的头像印上去嘛,要让大家有人民当家做主的感受嘛!

怎么有这种感受呢?我们不仅要让他们自己决定身边事,还要让他们看到这些关乎他们生活的事情上都能看到他们自己的力量。”

廖元良连忙在本子上记下来,姜元忽然关心道:“元良同志,我记得你是今年考上来的?”

廖元良点点头:“是的,这个懂铸币的考生不多,我这也是侥幸。”

姜元摇摇头:“你太谦虚了,都是年轻人,要有锐气,铸币本来就是比较复杂的技术,你能懂这个就很了不起嘛,不要学那些老学究们左一个腆任右一个侥幸。”

“是。”廖元良点点头。

姜元接着看了看其他的面额的钱币和钞票,说道:“不行,这些都要改,凡是有我头像的都改掉。”

廖元良只好点头,连忙回去组织人员修改。

第二天,解放报上就刊登了之前预选方案都被否决的消息,号召民间重新献方案,并且明确花纹限定于国花、国画、反映工、农、学、兵四个阶层形象的图画。

目录
步步高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