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天命!大唐气运在我身! > 第六十二章:君臣奏对!(下)

第六十二章:君臣奏对!(下)(第1/2 页)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我竟成了最后的王爷大明:日记造反,老朱追着我狂砍目标三八线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大明新世纪:赤潮寒门风流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开局奸佞,抬棺进谏震惊女帝!西川欲晓1909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红楼:林府崛起一跃成皇抗日之特战枪神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代晋新一代兵之王者德意志乃欧罗巴之主抄家流放之后她成了女神探美利坚的华人国父

第六十二章:君臣奏对!(下)

袁天纲奉旨入两仪殿时,李治依旧命其自行搬椅而坐。

“李太史刚刚复命而回,吾又命其近日看住那客星状态,随时来报。”

“陛下圣明。”

袁天纲重重颔首道:“观星一事,李太史诚为天下之魁首。何况此事事关重大,那客星奇异难明,若非李太史亲眼观之,便是连臣,都有些放心不下。”

“只是不知臣之所奏,寻得第三处王气升腾之所,陛下待如何处理。”

李治道:“此事吾亦与李淳风说了,只是他近期都需在观星台,怕是只好辛苦袁先生,独自走上一趟。”

袁天纲闻言,连忙起身答道:“臣何德何能,不敢言苦。当年太宗命臣与淳风二人,‘步天下王气,断乱世龙脉’。我二人得太宗知遇之恩,安敢不报,此诚臣分内之事罢了。”

李治示意袁天纲坐下说话,沉思片刻,道:“既如此,还是以滕王李元婴的名义,朕会调他做隆州刺史。到时候你暗中相随,让滕王在那里,起他的第三座‘滕王阁’便是了。”

说到此处,李治笑道:“元婴王叔还曾私下和我抱怨,他素来只喜书画音律,却偏偏被大家(编者按:大家,是唐朝时期皇帝对自己父亲的称呼)选来做这般大事。结果在滕州(今山东滕州)建了滕王阁不说,又跑去洪州(今江西南昌)建了个更大的。弄得天下人说他奢靡无度,还有御史想要参他。”

“如今朕又让去隆州做事,他的心里,只怕得念叨好久了。”

原来当年太宗在朝,自从初次知晓民间有传“武代唐兴”之辞,便已经做了诸般安排。其中之一,就是密命袁天纲李淳风二人,寻找天下“王气升腾”之所在,将那处龙脉尽斩,以防应了卜筮之辞。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袁天纲于滕州,寻得第一处王气外溢之地。李世民遂将其弟李元婴,封为“滕王”。明着去彼处就封,实则协助袁天纲,于滕州斩土龙脉,并建“滕王阁”以镇之。

其后,永辉三年(公元652年),李淳风寻得第二处王气升腾之所在。李治急调滕王,明任江南道洪州都督,暗中协助李淳风在那里,又斩了第二条水龙脉,于其上建豪阁以镇之,依旧冠名为“滕王阁”。

此处便是后世熟知、华夏闻名,江西南昌那座美轮美奂的滕王阁的由来。

及至当前龙塑二年(公元662年),有少年天才王勃横空出世,不过一十三岁的年纪,便作出《滕王阁序》这等彪悍千古的不朽名篇!其文辞华丽俊美无比,更是与滕王阁盛景相得益彰,名扬天下。

如今袁天纲寻得第三处王气升腾之所,便只好让那滕王,再次去走上一遭了。

袁天纲听闻李治笑言滕王之事,不便多言,只是静候。

李治忽正色道:“元婴王叔为我大唐出力甚多,又甘当污名,朕日后定有补偿。”

说着看了看袁天纲:“袁先生此去隆州之前,我还有两件事,须你去做。”

袁天纲闻言,起身拱手道:“陛下请讲。”

“李太史既已见过了云平县侯的儿子侯慕鱼,烦请先生再去一趟,仔细看一看他。朕想知道,如今他也年近二十,以先生的无双相术去观此子,会有何说法。”

袁天纲点头称是。

“若是先生见过了侯慕鱼,觉得此人当真可用,那么,替朕颁道口谕给云平侯,告诉他,他们一家人,可以随意出入长安城了。让侯慕鱼那小子,住到长安城里来。”

“可若是先生观此子无用,便不用颁旨。”

“臣——领旨。”

“待朕这边确认些事情,自会有人通知先生,去那侯府行事。等见过了侯慕鱼,回来复旨之后,便可赴隆州了。滕王这边,朕自会安排。”

“臣明白。”

数日后,有太监传了宫里的消息,袁天纲这才坐了马车,出发奔云平侯府而去。

———————————————————————

侯非鱼去找李二狗,说起这几日里发生的事情。

李二狗的保票打得震天响,侯非鱼却总觉得有几分莫名紧张。

毕竟李二狗所说,七十四条人命!对他来说,着实是压力太大。

穿过来以前,他还只是个努力打拼的上进青年。

目录
明帝国的崛起庄周刘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