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宋教书匠 >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大定府攻坚战(二)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大定府攻坚战(二)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我竟成了最后的王爷大明:日记造反,老朱追着我狂砍目标三八线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大明新世纪:赤潮寒门风流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开局奸佞,抬棺进谏震惊女帝!西川欲晓1909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红楼:林府崛起一跃成皇抗日之特战枪神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代晋新一代兵之王者德意志乃欧罗巴之主抄家流放之后她成了女神探美利坚的华人国父

契丹大定府,是辽代的五京之一,号称中京。

从辽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开始,到统和二十五年基本建成,辽代帝王时常会驻跸在这里,接待宋朝的使臣。

契丹灭亡之后,金代改称其为“北京路大定府”,到了元代又改称“大宁路”,明代初年在此设大宁卫,永乐元年(1403年)撤销卫所,从此沦为废墟。

能够被成为中京,也是有很重要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上看,大定府建在老哈河冲积平原上,北有七金山(今九头山),西眺马盂山,南濒老哈河。

历史上大定府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宜于农耕和放牧。

史料记载,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公元1004年)路过这里,遥望南方霞光闪烁,有郛郭楼阁之状,一派瑞气,提议建立都城。

统和二十五年五日竣工,大定府城的布局仿北宋都城汴梁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外城东西长4000米,南北宽3500米;内城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内外两城略呈“回”字形。

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一千米,居于内城中北部,以内城北墙为皇城北墙。中京城自兴建到失于金,历经150年,一直是辽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后,于公元1122年攻占中京。

契丹虽然处处模仿大宋,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设立了“五京”,即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

上京城为辽太祖在神册三年(918年)营建,《辽史·地理志》载:“上京,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种,水草便畜牧。”

上京建筑,分南北相接的两城。北城为皇城,呈六边形,周长6公里,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是契丹帝王理政和居住的地方。南城为汉城,为正方形,周长近6公里,是汉族及其他民族居住之地。汉城南门有回鹘营,是回鹘商贩的驻地。

南京又称燕京、析津府,是在唐代幽州城基础上建设的城市。

南京子城又称内城、皇城,位置偏于西南隅,与大城共用西门、南门。子城之中主要是宫殿区和皇家园林区,宫殿区的位置偏于子城东部,并向南突出到子城的城墙以外。

南为南端门,东为左掖门(后改称万春门),西为右掖门(后改称千秋门)。宫殿区东侧为南果园区,西侧为瑶池宫苑区。宫苑规模较大,瑶池中有小岛瑶屿,上有瑶池殿,池旁建有皇亲宅邸。

东京辽阳府,辽朝五京之一,在今辽宁辽阳。辽太祖灭渤海国后,在辽阳设东平郡。天显三年(928年),辽太宗升东平为南京,府名辽阳。

会同元年(938年),改名东京。其城形制模仿汉制,城高三丈,幅员三十里。

共设八门:东为迎阳门,东南为韶阳门,南为龙原门,西南为显德门,西为大顺门,西北为大辽门,北为怀远门,东北为安远门。宫城在东北,高三丈,设有敌楼,四隅有角楼。

西京大同,是辽朝重要的赋税收入基地之一,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又相邻经济富庶的宋之河东地区,再加上与交界地区的人民的血缘关系密切,不论是在辽宋双方和平时期,还是民族关系紧张阶段都是辽宋间重要的经济贸易区。

其实宋辽两国的战争打到这个地步,西京大同、南京析津府都已经相继被大宋攻克,东京辽阳府现在也岌岌可危,只要张叔夜攻破锦州,便会毫不犹豫地进攻。

而中京大定府,现在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如果大宋能够拿下大定府,接下来契丹也就只有上京临潢府了。

不得不说,契丹人还是很会选地方,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繁荣程度上看,五京占尽了优势,但在钟粟的认识中,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大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契丹人的归宿应该是在漠北吃土。

大宋在发起了第一轮试探性进攻后,耶律余睹也毫不示弱,大定府的城头上同样有大型的抛石机在疯狂地倾泄着石块和燃烧弹之类。

不得不说,耶律余睹也是个人才,他在认识到了契丹抛石机的射程比不上大宋的后,当机立断采取措施,将燃弹进一步小型化,从而增加射程,当然,抛石机也是一样的,一百斤的石头换成五十斤的,射程也会增加将近一倍。

只是,射程上的劣势得到了弥补,但威力上就差了很多,第一天的攻击结束后,双方各有死伤,但相对来说,契丹人的伤亡显然惨重一些。

不过,因为是尝试性进攻,双方并没有全力进攻,很多压轴武器并没有出手。

第二天开始,种师道开始用决胜战车开始冲锋尝试攻城,他不指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拿下大定府,所以开始的几天,仅仅是摸索对方的情况。

果然,决胜战场一逼近大定府城池,契丹人就会疯狂地将滚木礌石雨点般地打下来。

到了第三天开始,种师道继续用抛石机进行攻击,但刻意减少了火油精燃烧弹的使用,主要以抛射石弹为主。

这样的打法让耶律余睹有些意外,他不明白的是,大宋军那种威力惊人的火炮到哪里去了,怎么不再继续倾泄炮火。

事实上,这次决战所需要一切战备物资非常充分,但种师道却明白,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尤其是这后两天,因为大宋的射程占据优势,契丹人尽可能在减少城头活动的军士,如此一来,大宋远程攻击武器的杀敌效率一下子低了很多。

但如果大宋做出攻城的架势,契丹人变回立刻增加兵力,如此以来,因为担心误伤自己人,大宋军也不会密集射击。

到了第四天开始,契丹人显然也觉察出了其中的变化,不过在他们看来,火器这种东西耗费极大,或许在第一天,那种威力极大的武器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炸药,大宋军中的存货恐怕已经不多,或许他们还在等待补给。

耶律余睹其实已经动了重骑兵出城冲击的想法,但一想到大定府的重要性,最终还是忍住了。

只是,大定府城头的军士又开始不断增多,他们发现风险再次降低,或许可以趁着大宋的武备不足,多杀伤一些宋军。

到了第五天,大定府城头上已经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军士,因为大宋的决胜战车又出现了,这些契丹军士便是其中非常精锐的弓弩部队,也是种师道最为忌惮的,想要攻上城头,首先必须解决这些人。

目录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平平无奇小侯爷
返回顶部